回流焊温度曲线在SMT工艺中通过精确控制各阶段温度变化,确保焊接质量与可靠性,其核心作用及技术要点如下:
一、温度曲线的核心作用
保障焊接质量
优化焊料熔融与润湿过程,防止桥接、虚焊、冷焊等缺陷1。
预热区控制热应力,避免元器件开裂或PCB变形(升温斜率≤3℃/s)。
冷却区快速固化焊点(降温速率1-4℃/s),减少氧化与晶粒粗化。
提升生产效率与良品率
恒温区(120-160℃)均衡PCB整体温度,消除"立碑"、"灯芯效应"等缺陷。
回流区峰值温度与持续时间(如230℃/30-60秒)确保焊点合金层致密性。
避免超温损坏热敏感元件(如超过230℃导致电容失效)。
预热区溶剂挥发与助焊剂活化,清除焊盘氧化物。
二、工艺优化关键点
曲线设计原则:
冷却区斜率需与回流区镜像对称,确保焊点结构致密。
使用热电偶实测多点温度,校准横向温差(需≤±2℃)。
缺陷预防:
预热过快→锡珠;过慢→氧化;回流不足→虚焊;冷却过慢→焊点发暗。
双面板需分面焊接,避免二次受热损伤。
回流焊温度曲线是SMT良率的决定性因素,需根据焊膏特性、PCB层数及元件布局动态调整,并通过炉温测试仪持续验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