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适合的回流焊设备需综合考虑生产需求、技术特性、质量控制和成本效益等因素,以下是关键选择要点及对应的参考依据:
一、生产需求评估
产品尺寸与产能
根据PCB最大宽度选择设备:宽度>400mm需大型设备(网带宽度550mm),200-400mm选中型(网带400mm),<200mm可选小型设备(如5温区)。
日产量>5000片需十温区大型设备,2000-5000片选八温区中型设备,<2000片可选六温区小型设备。
工艺复杂度
含BGA、细间距元件等需高精度温控(±1℃以内),推荐12温区设备;简单贴装可选经济型(5-6温区)。
二、技术参数核心指标
温区与控温能力
至少需4个独立控温区,复杂工艺推荐8-12温区[6][14];上下加热器独立控温可优化焊接均匀性。
实测满负载温差应≤±3℃(理想值±1℃),空载温差<0.5℃。
加热方式对比
全热风回流焊:(优点)加热均匀,控温灵活 (缺点)易氧化元件,可能吹移位 (适用场景)通用型生产
红外+热风回流焊:(优点)热补偿快,阴影效应小 (缺点)设备成本较高 (适用场景)高精度焊接
纯红外回流焊:(优点)响应快 (缺点)元件颜色影响吸热效果 (适用场景)低复杂度板
传输稳定性
网带需运行平稳(抖动会导致焊点移位/冷焊);导轨宽度匹配PCB尺寸(标准450mm)。
三、成本与维护考量
初始投入
预算有限时优先性价比:小型企业可选按键式+PLC控制(成本较低),多品种生产选电脑+PLC控制(带记忆功能)。
长期运维
知名品牌售后更可靠(如设备故障响应速度);注意发热体更换成本(如热型芯板焊接维护费用高)。
特殊工艺需求
氮气保护:焊接精密IC或防氧化要求高时,需选配氮气接口。
冷却效率:高速生产线需验证冷却区性能(防虚焊)。
总结建议
中小批量生产可选8温区热风+红外设备(控温准、成本适中);
大批量/高密度板推荐12温区全热风设备(带氮气选项);
采购前务必实测温差曲线并检查网带运行稳定性。